「美好生活与公园城市」网上学术论坛嘉宾演讲内容概要
01
论坛背景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的肆虐和蔓延对社会运转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风景园林学作为人居环境学科群的支柱学科之一,在疫情之下如何为人类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促进、稳固和提升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需要当前学界和业界深入思考的重要话题。
在此背景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5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园城市”理念正切合时宜。因此,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于2018年成功举办“风景园林与公园城市论坛”、2019年成功举办“公园城市建设研讨会”的基础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北京建筑大学、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决定联合举办2020年“美好生活与公园城市”网上学术论坛。论坛邀请“公园城市”建设领域有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借助网络平台聚焦“美好生活与公园城市”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回顾总结“公园城市”的理论成果和建设经验,深入挖掘“公园城市”的内涵与价值,探讨以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的生命共同体和创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和新路径,展望“公园城市”的未来行动方向与发展趋势。
02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北京建筑大学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承办单位
《中国园林》杂志社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
03
嘉宾演讲内容概要
演讲题目
公园城市建设——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新机遇
内容概要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建设公园城市成为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新机遇。
首先,基于国土空间的视角,从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等城市绿化建设的核心指标,分析研判我国城市绿化水平的空间差异。从城市化率、GDP水平、人口密度三个核心因素解析与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关联性,勾勒出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基本概况。
其次,系统阐述了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公园城市四种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类型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这三种主要城市绿色发展类型的规模、潜力与特点。通过具体分析江西省国家园林城市和江苏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状况,阐述出在我国推进公园城市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体现在:公——“公共空间,全民共享”;园——“园林载体,多元共生”;城——“城乡并举,协调发展”;市——“市业联动,绿色引擎”多个维度。公园城市的核心思想是由过去“在城市里建公园”转变为“在公园里建城市”,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内涵的深化和拓展,是对我国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更高建设目标。
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促使了城市公园的产生,城市公园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载体。19世纪以来,国外在城市美化运动影响下,开启了城市公园系统规划建设实践,形成了城市环境改造背景下的公园系统规划、战后城市复兴背景下的公园系统规划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指引下的公园系统规划这三个典型阶段。目前,国内出现的“新城、公园+”和“老城+公园”建设模式、各类公园标准化建设模式等问题都需要重新反思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
公园城市的空间层次:公园城市空间规划应从三个层次体现,即市域与生态区域、城市开发边界及城市建成区。结合石家庄公园城市概念规划和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进一步强调了空间层次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园城市的生态体系:公园城市的建设应突破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关注于绿地单一因子的局限,应在市域或区域生态系统尺度下,满足景观、生态、人居三个方面的要求,对山水林田湖草居生命共同体进行整体规划控制。以北京怀柔科学城科学田园景观规划设计、成都市东进区森林系统规划为例,阐述公园城市的生态体系如何在实践中全面有效体现。
公园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公园城市建设应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多维度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分析、模拟预测理想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全面评估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针对城市绿色空间的景观绩效评价。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公园城市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也是我们新一代风景园林人不懈努力的追求。
演讲题目
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
内容概要
基于作者确立的“三元一体”+“二元互动”的哲学发展观,演讲提出了公园城市五元素构成及其发展的哲学理论体系框架,阐述了从五元素出发的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
除了迄今已被公认的“人、城、境、业”四要素,存在第五个要素,作者认为第五要素就是“制”。“人、城、境、业、制”是构成公园城市的基本五元素。五元素的哲学关系及其作用如下:首先,“人、境、业”构成了公园城市的存在、意义、目标,三元素呈现着“三元耦合”关系,决定着“城”的发展目标方向,制衡着“城”的和谐与否;其次,“城、制”构成了公园城市的“二元互动”的发展,引领推动着“城”的发展,制约着“城”的成长进程,最后,五元素相互之间均存在两两互动的关系,这就是作者提出的建设公园城市哲学理论体系框架(图1)。
其中,“制”的意义是多方面并具有引领和关键性的,特别是在中国文明演进中累积叠合的意义作用,正如“制”的组词一样,浩如烟海,无所不及。仅就与“公园城市”直接相关的,如机制、体制、尊制;安制、大制、礼制;经制、法制、政制;制约、制造、制衡;辖制、管制、控制;等等,不胜枚举。“制”在公园城市五要素中的关键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源于公园城市五元素的五元一体。与公园城市五元素一一对应的五个子目标可以随五元素展开细化并不断丰富:
1)人——健康、文化、自由——先期实践:卫生文明城市;
2)境——生态、环保、持续——先期实践: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3)业——经济、效益、增长——先期实践:GDP强市;
4)城——宜居、安宁、共用——先期实践:宜居城市;
5)制——民主、公平、正义——和谐城市。
国家发展的五个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公园城市五个子目标:业、制、人、城、境,前后两个“五”一一对应,可见,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具有全面的战略意义。
建设公园城市是实现城市发展理想的最新方式,是人类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发展的希望曙光。其目标具有三大历史时间性:
1)当下的目标——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基本问题;
2)前瞻未来的目标——构建应对未来时代的城市格局;
3)远大永恒的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理想人居城市。
总之,与充满众多不确定性和瞬息万变的第三文明时代同行,公园城市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动态变化、需从新实践中来的。当下公园城市最急需的是开拓性的实践:以实践引发“标准”“规范”“导则”。相对不变的是“目标”,决定目标的是“初心”,建设公园城市这一历史性划时代的命题重音在“建设”,需要通过“建设公园城市”的3Shijian(实践、实鉴、时间)过程逐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公园城市”,其初心寓意值得深入思考。
演讲题目
安居乐业——
谱写美好生活与公园城市的新篇章
内容概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于安居乐业的向往。身为风景园林人,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构建疫情之下的美好生活与公园城市?
(1)溯源迄今
通过梳理全球和中国疫情防控史,为现阶段以及今后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与借鉴。全球以黑死病、SARS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情况最为严重,存在死亡率高、传染速度快等特征,各国采取了以隔离治疗为主的被动式防疫治理措施。而我国古人在筑城造园时就已经考虑到园林的防疫作用,在疫情发生时采取积极的主动式防控。受到古人“平疫结合”理念的启发,今后应注重城市绿色空间平时与特殊时期的规划建设,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控。
(2)行动方案
公园城市的理念应当契合古人的智慧结晶,以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信心为引领,以“安居乐业”为目标,从规划体系——硬件设施与治理体系——软件机制两个层面构建公园城市发展新格局。
①规划体系——硬件设施
公园城市规划体系的构建策略应当以城市绿地为载体,以主动防御为保障,以幸福生活为目的。
城市绿地是公园城市的生态基底,从“点、线、面”三个层级进行构建。点状绿地规划秉承“出门见绿、百步进园、充分享有”的布局原则,注重布局公平性、空间开放性与可达性等设计要点,让绿色的“点”均匀分布在城市之中;线性廊道规划秉持着“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布局原则,构建网络式的城市绿色空间,并合理布置基础设施与活动空间,保障线性空间休憩游乐与生态保育功能的高效发挥;面状绿地规划通过完善休闲游憩、康体健身、防控防疫等功能,健全防灾设施为人们提供有利身心健康的户外空间。
为有效预防、应对突发事件,公园城市应采取“分而治之”的措施,引入“平疫结合”的理念。在“分而治之”措施的实施上,分级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分区管理绿色防灾单元。在“平疫结合”理念的发挥上,需综合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的平时与疫时功能规划,以期在疫情期间实现不同功能的有序转换。
通过构建城市绿地的生态基底、采取主动积极的防御措施,提升社会福祉,达到保障城市居民幸福生活的目的,让居民拥有健康的身心,体会到幸福、舒适、便捷等一切美好的感受。
②治理体系——软件机制
公园城市治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托防控体系的完善以及管理机制的健全。
在防控体系建立层面,主要依托绿地开展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搭建大数据管理平台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在城市绿地管理层面,根据开园的前后时序,形成健全的体制机制。开园前计算游人安全容量并科学安排游人的游览路径;开园后,利用测温仪等设备筛选“安全人群”并控制在园游人数量;闭园后,做好消毒防护工作。
这次新冠疫情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探索,为人民打造一个天清地朗、安居乐业的健康人居环境。
演讲题目
行之所至、目之所及、心之所往
——建成环境中的自然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国家,古老的文明从未中断。一种文化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世界上许多伟大的思想都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发源并生长于脚下的土地。中国文化产生的基础是农业,作为农耕民族,我们的祖先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和眷恋,因为土地是生存之本,是收获的来源。勤劳质朴的中国人在土地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养成了对土地的依赖和信仰,创造出一种追求循环往复和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为了发展农业,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基于中国多山和多河流湖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修筑堤坝,蓄水引流,建设水利工程。人工开挖的位于山脚和低洼地星罗棋布的陂湖,储蓄了山间洪水和各种汇水;不同尺度的运河串联起自然河川与湖泊;塘河及引水渠联系着运河与陂湖,将水引向四方;乡村的沟渠像毛细血管一样,贯穿于村落农地,滋养着土地。如此,构筑了覆盖国土的在一定程度上蓄泄可控的水系网络。
这一系统是中国农耕的支持系统,使得许多原本并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成了膏腴之地,保证了中国在有限的耕地上养活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这一系统也是中国国土的环境支撑系统,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一系统使得整个国土更加具有弹性。这一系统还改变了中国人口密集地带的天然水文状况,构筑了人工与自然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土地基础结构,重新塑造了国土景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山水相依,人工与自然交织,山、河、渠、湖、田融为一体的国土景观风貌。
中国的城市就是在这种以农为本的农耕文明框架内兴起和发展的。国土的自然山水与人工水网是城市兴建的依托,区域的山、水、田网络结构是城市结构的基础,各地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出的农业生产的支撑系统,如陂塘、运河、灌渠、海塘等,实际上也是城市的环境支撑系统。作为城市供水、储水、排水和交通的基础设施,水网几乎影响了古代每一座城市的格局,因为任何一座城市在始建、扩建和重建时都要将具体定位、城垣轮廓和城市布局与之匹配,并依据城市功能在原有水网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发展,还构建了贯穿城市内外的自然系统,塑造了山、水、城相融的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
中国人营建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的初衷主要是支撑农业生产、人的生存和城市安全,由于这一系统要不断进行维护、充实和完善,如在水上架桥以方便交通,在岸边栽柳以加固驳岸,疏浚陂湖中的淤泥堆堤岛以保持库容和通航,在水畔建亭榭以供路人休息,在水中植荷养鱼以保持水体清洁,经过多年的管理,中国人将这一工程系统转变为可观可游可赏的环境,再加上城市文职官员的经营、文人雅士的山水诗画描绘、寺庙道观的兴建,以及城市八景文化的熏染,又进一步赋予这一系统特殊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从而将其转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和公共游览地,以至于人们已经淡忘了它是承担着强大实用功能的基础设施。
古人始终将自然与人工的山水环境视为城市营造的依据,城市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山水格局和城市个性。山水城市是根植于中国的土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之上的城市结构,是适应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产生的农耕文明与营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成果。
与农业社会时期相比,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彻底改变了,城市的职能也完全不同,但是中国人还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中国的气候条件仍具有与以往相同的特征。“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研究过去的经验当然不是为了固守传统,但是中国特有的国土景观和城市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变革启迪我们——面对人工建造在范围上越来越广、在对自然影响和干预程度上越来越强的现实,中国需要建立起一个具有弹性和可持续性的环境支撑系统,来协调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维护国土与城市的安全,同时将这一系统转变为具有人文精神的诗意的风景。
演讲题目
小城市,大战略
——新疆阿克苏公园城市规划探索
内容概要
一、人类理想
千年梦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中国人民对公园城市的千年表达。
百年回首。从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开始,人们被动地用“花园城市”来破解城市病问题;30年来,中国实践了山水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两年前,习总书记提出“公园城市”,成都、阿克苏等地开始了规划实践。
十年思考。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1)负态问题阶段、(2)常态功能阶段、(3)正态公园城市阶段、(4)优态千年城市阶段。包括古都北京、首都副中心、雄安新区,都是明确追求精神理想的高级发展阶段。
两年行动。尝试用1平方千米的滨水绿地,构建阿克苏市东部10平方千米的公园城区:“去夏一草图,今春一串湖;待到秋剪彩,船头苹果熟。窗含天山雪,门前碧水流;生态公园城,共植美丽树。祖国发展快,更好阿克苏;团结铺新路,中央将瞩目。”
二、阿克苏城市特点
小城市:经济基数低,近年来增长迅速;人口少:50万常住人口,民族多达35个;面积大:1.54万平方千米;时间长:从古代西域的姑墨、温宿古国,承载了阿克苏的人生百态和重要的历史文化片段;优势多:“窗含北岭千秋雪,门过天山百里川”。扬州园林对联的“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这里是常态;全统筹:整合全域资源,力争国际眼光、丝路标准、新疆定位、阿克苏特色;代表性:全国2840多个县级行政区;重要区位;一带一路的新驿站、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的桥头堡、全疆旅游的支撑点。
三、立足阿克苏,提出“一三六久”战略
一个核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园体系、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的城市空间景观;公园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公园城市助推城市转型升级;规划落实在城市、抓手在公园、获得在百姓。
三大公园体系。分别针对:生态环境、使用功能、适用人群:(1)国家公园体系,(2)郊野公园+田园综合体,(3)城市公园体系。
六大梦想。努力实现中华文化梦、民族团结梦、生态美丽梦、幸福成长梦、养生养老梦、旅游休闲梦。
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国家安定、长治久安,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力争实现:人长久,鸟常住,从森林水韵之城到“望山见水·天鹅入城”的戈壁绿洲水城。
四、城市再评价
从“望山近水,乡愁记忆”视角,分层次评价:(1)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望得见山,看不见水,怀念的乡愁;(3)望不见山,看得见水,寻觅的乡愁(4)望不见山,看不见水,没有了乡愁——未来的“贫民窟”。
公园城市——阿克苏人民的梦想!
演讲题目
建设公园城市 共同缔造美丽宜居家园
内容概要
一、如何理解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是一个美好愿景,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简而言之,公园城市就是一个大花园,是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美丽家园。公园城市最核心本质就是家园,所以要以满足市民百姓的需求为第一要务,兼顾外来投资者和游人的需求。
二、公园城市的基本特征
1)具有美丽公园的形态面貌,且以有生命力的绿色共享空间为城市主要活力要素。
2)以人为本,“公”字当先。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均衡化且全民共享。
3)和谐共荣、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荣,生产生活绿色高品质、社会可持续发展。
4)安全舒适,健康便利。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时时处处都像在自家的后花园一样安逸、幸福、满足。
三、如何打造公园城市
“以人为本”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要以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为基本前提,以社会经济绿色高效发展和城市高品质、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保障,最终实现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首先,要着力三方面的创新:1)理念创新:从“园在城中”到“城在园中”的转变,即由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的需求至上、人定胜天到“人是自然之子,应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建设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家园”的转变。2)机制创新:以空间规划为引领,以绿色空间为基础性前置性规划要素,建立人城园融合的制度机制。一是将绿色共享空间纳入用途准入控制;二是明确绿色空间管控指标,三是实施绿色空间结构形态控制。3)模式创新:老城区实施“+公园”模式,留白增绿,提升绿地质量;新城区实施“公园+”模式,打好绿色基底,再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休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打造美丽宜居环境、驱动绿色发展。
同时,要坚持7个统筹原则:统筹人、城、园(大自然)三位一体,和谐共荣;统筹规划、建设、治理,绿色高质量发展;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统筹融合蓝(水体水系等)、绿(绿色空间、绿色基础设施)、灰(硬质市政设施),保障城市韧性;统筹兼顾生态、景观、文化与产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统筹好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切实做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实现社会和谐善治;多学科、多专业、多行业、多领域、多部门协同合作,互利共赢。
在此基础上,围绕7个主要建设目标策划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过程监督、动态考核等,一步一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7个主要目标是: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美好、生活舒适便利、城市安全韧性、城市特色鲜明、城市绿色发展、社会和谐善治。其中,现状摸底与评估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构建公园体系,达到市民“出门见绿、步行入园”的目标,并实现可观赏、可进入、可享用,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应该作为第一步推进的工作。
演讲题目
公园城市
——城市生态与形态的耦合
内容概要
从“园林城市”到“公园城市”的历程反映了我国城市建设40年来的巨大变化,我国走出了历史上从未走过的路,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引发进一步思考:未来中国城市建设该走怎样的路?城市的发展既不能功能至上更不应片面追求形式化,公园城市理念旨在通过新的内涵、理念、方法和途径来统筹实现人居环境的集约、高效与持续和谐发展。城市作为生活生产的集聚,必须满足功能诉求,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的境域,更需要具备一定程度自我修复、良性循环的能力。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阶段,生态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将生态智慧融入城市系统的建设运维工作中,有利于城市全生命周期的持续发展。
城市环境由自然与人为两大系统共同构成,其中人为系统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这一点与风景环境生态系统有显著差异。当下,城市环境中对于生态系统的塑造主要面临着以下三点症结:首先,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相互平衡?其次,对于景观生态单元的塑造如何实现人性化?再次,如何在发展过程中保证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各自特征?任何尺度的规划设计都应以自然生态为本底,与宏观尺度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微观尺度的建成环境是由自然生态圈与人类文化圈交织而成的复合系统,更易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其生态稳定性也相对较弱。
“耦合”是最大限度地弥合“异源性”的人为干预与自然的“本源性”,是一个生成和谐整体的过程,即耦合法的核心所在。“耦合”作为一个双向过程,它讲求的是在充分利用场所资源和自然力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进行人为干预。耦合法的关键在于将多重目的有机整合,生成和谐共生的系统。
为了落实公园城市发展目标,当前的相关研究与规划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三大问题:
1)目标体系应突出加强对于规划区域生态本底研究,通过对于土地生态敏感性与土地利用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切实做好规划区域空间规划基础调查工作,这是实现公园城市科学规划的前提。
2)城市作为复杂的综合体,具有巨系统的复杂属性。通过数字建模模拟等技术校验公园城市规划成果的生态结构与效能,通过反馈机制可以促进优化提升公园城市规划的合理性。
3)空间是公园城市的重要载体,更是反映公园城市建设成就的形象表达。以定量的方法评价城市空间规划成果质量、提出优化调整意见,并定量化引导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演讲题目
新实践·新场景·新生活
——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内容概要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提“公园城市”;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部署,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具有建设公园城市的自然禀赋和基础优势,也具有“生活城市”“休闲之都”的鲜明特质和独特印记。成都始终坚持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美好生活,根本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关键是优化布局、塑造形态,目标是回归城市建设的初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两年来,成都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不断探索新实践,营建新场景,开创新生活。
积极探索公园城市理念创新。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转变,实现从工业逻辑转向人本逻辑;从“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转化,布局“点缀”各类必需的公园体系,将全域生态整体保护、修复、建设为一座“大公园”,在公园化的生态基底中营造城市,实现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嵌套耦合、公园形态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从“空间建造”向“场景营造”的转变,突破传统基于物质空间的建造理念,从人的需求出发,通过生态与城市协同建设,实现空间渗透、功能复合、业态融合、场景叠加、价值转化。
积极推进运营模式创新,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园、绿道等生态建设。以公园城市生态建设项目为载体,推进片区资源联动,激活释放公园绿地的外部经济效应,实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坚持把公园城市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消费、植入新服务的场景媒介,深入实施“公园+”“绿道+”策略,有机植入生活服务、商业增值、社会养成、景色观赏等复合功能,推动生态场景与消费场景、人文场景、生活场景渗透叠加。
两年来,成都不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践,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市域生态格局,保护修复全域生态空间,铺垫公园城市绿色基底,高质量规划建设东部新区,推动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统筹布局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建设1275平方千米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16930千米的天府绿道体系。以构建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为目标,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理念,以区域级绿道为骨架,城市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形成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的天府绿道体系。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绿道突破4000千米,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共植入了近3000个文旅体设施,建成100条连接轨道交通站点、公交站台、社区与公园绿地之间的“回家的路”,方便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推进先导性、引领性、创新性的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已建立覆盖22个区(市)县、3个产业新城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首批76个示范项目库,先期启动天府锦城、鹿溪智谷、交子公园等25个示范区的建设,加快培育山水生态、天府绿道、乡村郊野、产业社区、 城市街区、人文成都6大公园场景,打造夜游锦江、沸腾小镇等公园城市场景品牌100余个、网红打卡点位120余个;遵循全域性、系统性、均衡性、功能化、产业化和特色化的原则,构建全域覆盖、类型多样、布局均衡、功能丰富、业态多元、特色彰显的全域公园体系,推进“百个公园”示范工程,聚力打造133平方千米城市环状锦城公园和34平方千米的锦江公园。挖潜增绿:融合社区发展治理,建设小游园、微绿地,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拆围增景:实现城市、社区与绿地空间无界融合,促进老公园焕发新活力;两年来,推进植绿惠民、共建共享、“两拆(围、违)一增(绿)”,1000余万市民走进公园、绿道,畅享绿色福祉。
演讲题目
公园城市与环境公平
内容概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出“公园城市”,这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我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模式指出了方向。作为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内容,公园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本文将从环境公平的视角针对公园城市中“公园”的公共产品属性进行探讨。
城市公园是随着现代城市的产生而出现的,它缓解了社会矛盾,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了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其对于城市的意义逐渐为社会所重视,使公园成为城市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组成元素,也进入了城市规划,逐渐发展为公园绿地系统。
公园由于事实上的排他性与竞争性,在实践中常属于准公共产品。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供给不足和分布的不均衡,特别是优质公园绿地分布的不均衡,是造成排他性与竞争性的主要原因,这也有悖于环境公平中的分配公平。环境公平问题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城市,主要体现在不同群体到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差异上及所享受到的公园绿地面积和设施的差异上。
公园城市“公”字当先,就要促进公园的公共产品属性,加强公共供给,坚持环境公平,保证资源的公平分配。在此从环境公平的视角,就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分配来探讨公园城市的建设思路。
1)增加公园绿地供给。公园绿地供给不足是影响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只有公园绿地总量增加才能保证公园个体的非竞争性。公园绿地的供给要以绿地率为指标而不能用绿化覆盖率、绿视率等为指标,而且要强调三维绿量的增量。
2)提高公园绿地在城市的均衡性分布。在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时要大、中、小型公园绿地合理分配,以人口分布为依据配置公园绿地。由于现实因素的限制,公园绿地很难实现绝对的均等化,故不同区域应采用不同政策。
3)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公园城市建设要明确公园绿地的公共产品属性,强调政府主导。同时要增加农村地区公园绿地的供给,提升公园品质,通过绿道系统将城乡、乡乡公园绿地联系起来。
4)共同缔造。要发挥居民的参与度,共同缔造公园城市。在公园绿地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公众参与;在公园绿地运营过程中,要实现政府、公众共同维护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实现全体公众共享公园绿地的服务并获得各种效益。
公园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新理念,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园供给上的分配公平,使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园在市域分布上达到最大可能的均好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园城市。
演讲题目
杭州西湖古代风景建设及近代公园化进程研究
内容概要
杭州西湖作为中国园林史上重要的公共园林案例,对于公园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发言通过对杭州西湖风景建设历史进程,包括近代以来三次“公园化”改造的案例研究,来分析其背后的文化现象,讨论何为公园?思考何为公园城市?主要分“山和湖”“城内和城外”“私与公”“山水城市与公园城市”四对问题进行讨论。
一、山和湖
杭州西湖的风景建设要追溯到1000多年前绍兴城市建设。此地是江海故地,地势低平,出于生态安全考虑,城市公共园林的建设有一个从山地到滨水的历史过程。杭州西湖借鉴绍兴鉴湖,经唐至五代建设,在南宋发展成为著名城市公共园林。宋以后杭州在城市文化、景观质量等方面超越绍兴,除却其他因素,杭州“山-水-城”有更好关系,更具哺育人文的美丽城市景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杭绍两城相似的山水理法,说明传统山水城市有统一的审美取向和营造思想,并非简单因循自然的结果。杭绍两城山水在营建过程中获得人文内涵,呈现 “诗化的风景”的面貌。城市中的山水,在此过程中逐渐“美”化成为园林景观。
二、城内和城外
西湖经过钱镠时期的建设,与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开始了从自然湖、功能湖向城郊风景地的蜕变。宋代以后,西湖成为杭州城墙外的城市中心,风景游赏上升为主要功能,西湖逐渐成为杭州的城市公共园林。后因清代康熙五到杭州,乾隆六到杭州,促进了西湖公共园林的繁荣,使西湖呈现“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盛况,而西湖也逐渐从城外的风景地变为“城内”的公共园林,体现了对品质生活的需求。
杭州西湖是传统山水人居公共园林的典型代表,这类公共园林曾广泛分布在江南城乡,如宁波月湖、温州府城西湖、义乌县城绣湖,以及永嘉岩头村公共园林等,这些案例有力证明了中国古代城乡公共园林的繁盛,也生动诠释了古代城乡建设中生态环境和“文态”环境有机统一的文化特点。
三、私与公
近代以来,西湖建设经历了三次主要的“公园化”改造,成为杭州城市公园。1912年以后的“西湖入城”城市改造,标志着西湖开始由传统公共园林转向近代公园。依托孤山建成的西湖公园(后改名中山公园)和新建的湖滨公园,其形式和内容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此时的西湖更象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欧美先进城市建设思想,代表着民主革新的“新生活”。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公园化改造,将苏联公园建设经验与中国民族特色相结合,使西湖风景更加开放与明快,从形式到内涵赋予了西湖崭新的生命。2002年开展“还湖于民”行动,实现免门票开放,西湖成为空间上嵌入杭州城市,文化上融入市民生活的城市大公园。
从传统的公共园林到1949年后的人民公园,西湖公园化过程深刻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化,即在形态上体现为人工与自然的博弈,在思想上体现了“私”与“公”,或者特定群体的“公”与普罗大众的“公”之间的博弈;西湖100年来样貌的快速变化,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与变迁。
四、山水城市与公园城市
继承传统是一种有机发展,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对城市自然和社会文化的认知在发展深化。21世纪中叶,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左右。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巨大的城市带,居住人口5亿,地理上密集集中在3个湾区。我国风景园林将面临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居环境建设挑战和机遇。
良好生态环境与时代先进文化互为表里,是公园城市建设的要义:物质上融入自然生态,精神上融入优秀文化。公园城市理念的重点在“人”,“以人民为中心”需要“面向公众,公平共享”。公园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建设思想和模式,无法向西方发达国家“抄作业”。建立一种的面向新时代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体现地域特色的,让中国人民自豪的“公园城市”创新模式,是风景园林行业当下面临的核心挑战。
演讲题目
基于系统论的当代公园城市建设几点再思考
内容概要
在探索中国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学术界先后引入和使用了多个新概念、新名词。“公园城市”是当下国内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高光聚焦的热词,而且,在过去两年里,一些城市已经正式启动了公园城市的建设进程。城市是个庞大而复杂的巨系统,公园城市建设需要用冷静理性的思考判断,去直面问题,去解决困难,去指导建设。因此,引入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来思考当下公园城市建设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建设目标,可以使相关建设事业少走一些弯路。
系统是个由彼此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世界万物皆自有其系统,也在更大的系统之中。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主张从整体出发研究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组成部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普遍联系。这是逻辑严密、体系完整且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科学理论。
当代中国启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快速实现工业化、完成城镇化转型过程中,沉积下来一系列的、复杂的现代城市病;目标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为未来城市发展找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和路径。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达成这样宏伟的目标,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公园城市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的系统工程,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系统论要求思考局部问题时必须兼顾整体性,反对用孤立静止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城市是多重复合性巨系统,公园城市建设绝不是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领域就能完成的业务,建设策略也不能只关注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的优化美化,还需要所有与人居环境相关的各事业部门、各行业产业、各层面、多学科的各子系统同步协调发力。
第二,现代城市病的致病根源,在于人心、人性、人道、人欲在利益驱动之下走向极尽贪婪,导致城市生活充满了不正常的竞争、焦虑、压抑、浮躁,这是科学技术所无法解决的大难题。因此,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策略和过程中,必须突出对人和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三,公园城市必须是人民的城市,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从方案论证、建设过程,到管理服务、利用维护等,都要突出人民的参与性,要把人民大众的公共利益、社会公益与生态公益作为核心目标。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制度是最有可能实现社会公平、环境公平和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也是建设“山水城市”和“公园城市”的制度保障。相应的制度建设,是保障人、城、境、业高度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四,公园城市建设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能把动态的问题静止化。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城市是个动态的耗散结构系统,必须持续不断地与外界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耗散物质和能量),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的有序状态。因此,公园城市建设没有完型的终点,必须放弃那种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心态,要谨慎严密地做长久规划,要任重道远地持续建设。
第五,公园城市建设只有共同的目标,却没有统一模式,也不需要标准样板。系统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存在同构异功、同功异构、同功同构、异功异构等多种状态,中国各地不同城市之间,在地理区位、环境资源、产业结构、历史文化、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多样差异性,因此,各地公园城市建设可以有共同的目标,却不可能采用完全相同的模式,也不可以用一套评估指标体系来评价所有城市的建设结果。
此外,中国的城市建设既要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更要有自己的节奏和自信,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各自的发展历史上,都曾有过很好的成绩。在过去百年间,无锡城市建设从陈植先生的“太湖国立公园计划”,荣德生先生的开发山水资源建设美丽无锡,到近30年持续推进的无锡山水文化名城建设,尽管没有“山水城市”和“公园城市”建设的口号,城市发展却始终走在经济、环境、产业、文化和谐均衡、系统推进的路线上,并成为当下中国城市建设中的翘楚。
演讲题目
“公园城市”理念考源
内容概要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出“公园城市”理念,进而成为学界、业界讨论的热点。但这一提法在10余年前就已出现,相关思想的形成与融汇则可追溯至本土古代传统、近代西方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
古代城市从选址至营建往往因地制宜、师法自然,“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图景。如《扬州画舫录》序言中的扬州城呈现出“青翠城闉”“烟波楼阁”的城市化入自然山水的意象,作者李斗关于“扬州以名园胜”的评语及其对刘大观“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观点的认同,反映了这一时期扬州园林与城市互荣互生的面貌。
如果说古代园林与城市相融相生的关系体现着“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整体发展观,那么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念,在民国时期本土城市化率较低的情况下,促进了“城市-乡村”统一的理想形式的萌发。如《市政评论》总编辑殷体扬即在1934年多次倡导“都市农村化,农村都市化”的理念。可见,融纳城市于自然的传统思想以新的面貌得以延续,并尤为珍视“乡村-城市”磁铁中的“天然”“乡野”特质。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下,“绿化祖国”的号召见证了对于植树造林以弥补自然基底的重视。而立足本土、延续“园林”传统的“大地园林化”的提出,反映了“绿化”向“园林”的意识转变,将“城市”与“园林”之间关系的认知推向新的历史阶段。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正式做出了“大地园林化”的要求,展望“到处像公园”,更以“万紫千红”等传统、浪漫而具有开放意识的内容,畅想城乡统一的社会理想,凸显了“公园”在实行“园林化”过程中的角色。
“大地园林化”思想继而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启示。合肥作为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之一,其“翡翠项链”的带状环城公园令人称道,成为“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范例,其城园互含的形态成为众多城市建设的经验参照,其思想基于“全局性、整体性”的观念,整合园林绿化的生态、审美、游息“三效益”,通过园林艺术美化城市,响应“到处像公园”的理想。
城市建设的整体观念也体现在钱学森的“山水城市”概念之中,并视“一大座园林”为“山水城市”的基本表现。吴良镛认为其命题的核心在于钱学森“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概括性描述所体现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知:“力求在郁郁葱葱的山水中镶嵌着大小不同的城市。”“山水城市”的理念回应“世界性”与“本土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并存、融合,可谓另辟蹊径而别具一格。
公园与城市关系的认知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独特的本土表现,但“公园城市”这一概念的出现在新千年后的国际话语、本土实践中才有迹可循。韩国造景学会会长曹世焕在2009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会议上首次提出“公园城市”(Park City)概念,强调“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为基础的混合型城市形态。以“公园城市”为口号的建设实践也随之在本土逐渐展开,如中山、江门、贵阳、扬州、广州等。在这些初步尝试中,更多的是对公园体系进行扩充和完善的努力,对公园服务于“公”之思想的强调,以及对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探索。
“公园城市”建设模式的提出因而有其“历史必然性、逻辑关联性和现实必要性”。“公园”对象本身,剥离了“园林”概念中纷繁的内容,以“公”赋予自然“山水”更多的人文内涵,凸显了以“公园”激发现代风景园林活力、象征城市的思想。“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营城理念以园城互含的空间认知为基础,“人文化的自然,自然化的人文”成为鲜活的营造对象,也是最基本的建设引导。
演讲题目
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
——面向文化认同的传统城市风景意象及其空间图式整理
内容概要
“每一种社会,每一种生产模式,每一种特定的生产关系,都生产一个专属于它的空间”。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其《城市的权利》( Le Droit à la ville/ the right tothe city)中认为:传统的城市是市民的作品(oeuvres),而不是产品(products),它是被市民的要求、伦理和美学组织起来并加以调整的。因而,理解作为城市与自然关系典型呈现的历史风景,是把握民族性、地方性伦理与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
“公园城市”是中国城市规划思想从“生产计划驱动型”(1949—1992)、“增长竞争驱动型”(1993—2011)到新时代“美好生活驱动型”(2012—)的集中体现。如何从系统性的视野,提升公共空间的生态价值、服务品质,进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获得感,为人民美好生活建构理想的城市形态,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因而,在关注公园城市空间的科学性、功能性的同时,要注重公园城市的艺术性,将公园城市建设为居民审美能力提升以及共同体认知培育的重要载体。
审美是有民族性、地方性的。传统审美经验和图式整理,是提升大众精神层面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周礼》“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城市风景营建机制可以看到,血缘型差序都市国家体系,推动了中国历史上将自然秩序纳入国家政治秩序的过程。自然也由此从单纯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审美意义上的风景。包括中轴、四望、八景等空间图式,是中国传统城市“地中”风景意象建构的共性经验,也成为地方性知识和认同的重要文化基础。
而以王与诸侯为代表的“国有”土地权属分封制和以农业为基底的城乡产业同质,造就了城乡风景价值评价和空间营建上的一体化,促进了以水利和交通为基本骨架的连续城乡风景基底。在《周礼》“体国经野”中,用“土会之法”与“土宜之法”来评价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地十类的土地资源;用“任土之法”和“形体之法”划分城乡空间秩序和规范生产、生活设施。其中以“遂一沟一洫一浍一川”组成的“五沟”和 “径—畛—涂—道—路”组成的“五涂”,成为后世城乡风景连续性的关键。从《永乐大典》的全国众多“西湖”的分析可知,以湖泊为主体的城乡水利系统,是中国传统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典型代表。
在当前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公园城市、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城乡美好生活建设驱动下,回归历史上的审美经验、文化图式,对于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幸福感有着基础性的研究意义。
感谢各位演讲嘉宾提供的内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