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绿化园林评审委员会网站!
中国园林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 中国园林

名家名作 | 传承中国园林文化精神的集大成者 ——记孟兆祯院士风景园林学术成就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1/07/24  来源:

本文引用格式

朱育帆.传承中国园林文化精神的集大成者:记孟兆祯院士风景园林学术成就座谈会[J].中国园林,2010,26(5):47-49.


摘 要:孟兆祯院士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园林教育家、理论家和实践家,本文是在2009年孟兆祯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成就座谈会的基础上,以受业后辈的视角,将孟先生对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突出贡献作出的一次尝试性的梳理和总结。提出:孟先生在学术上解码了中国园林文化的核心逻辑,创立了一套总括中国传统内质的园林规划设计理法体系;在研究方法论上例释中国园林文化以探究中国园林的底蕴;在教育思想上致力于传承中国园林文化,以授业、解惑、启智、育人为己任。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孟兆祯;解码;例释;借景;传承


“走进了一个园林,就是走进了一个文化”,走进孟先生的园林世界,就如同走进了中国文化(图1)。

图1 奉献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50余载

[左:孟兆祯先生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照(摄于1956年),右:孟兆祯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照(摄于2001年)]

 

    1 解码中国园林,万法归一,创立了一套总括中国传统内质的园林规划设计理法体系

    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大系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但纵观中国园林发展史,针对中国园林的理论著述和立说者并不多,明·郑元勋在为《园冶》题词时便直言“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可以说相对于国外造园和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国园林理论自古至今都是极其匮乏的,也反映了中国园林强烈的综合性特点使之理论难以归纳和体系化。但中国园林始终让国人魂牵梦萦,恐皆源于文化之根,面对感人而又神秘的中国传统园林,解开迷津的冲动和努力其实始终没有停止过。其中明代《园冶》是最为全面而又重要的一本书,应该说是古代比较全面反映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巨著,但限于四六骈文的文体,顾左右而言他,其理论显得晦涩难懂,也因此后来注释者辈出。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是因为理法不清,这是学界长期的状况。孟兆祯先生早年在认定《园冶》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基本理论专著后,从语言上先后请教于各路古典文学方家,后综合研读《长物志》《闲情偶寄》等,并有新感悟,渐渐总结出一套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理法。他将这种理法清晰地归纳提炼为“明旨、立意、问名、相地、布局、理微和余韵”,将园林艺术的创作序列归纳为“景旨、景意、景象、景趣、景衍、余音”。孟先生的园林理论强调了二元性辩证思辨,即明晰科学与艺术,理与法,艺与术,景意与景象的辩证关系。

    风景园林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绝非纸上谈兵,空谈理论。孟先生对“行万里路”的强调甚至超过了“读万卷书”,在专业生涯的几十年间,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城市园林到风景名胜区,一一亲临涉猎实证。如同清初巨匠石涛,一反当时画坛一味自闭地研究所谓的法式,而是游历真山水,得真性情,最终创立影响中国山水画坛至今的画论——“一画”论,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坛的最后一振,孟先生从名山大川的游历中不断验证着自己对中国园林艺术之传统理法的理解和感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它的适用性之广大,也使得最终形成的理论建构带有了鲜活的色彩。孟先生有感于京剧名家裘盛戎关于声腔“用气”唱气“零存整取”之说,其园林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点滴积累,积跬步以致千里,终以承德避暑山庄试笔,一旦融会贯通,便成汪洋之势。

    《园冶》强调“夫借景,林园之要者也”,孟先生更是视“借景”为中国风景园林艺术理法的第一要法,也非常重视对它的总结,认为这是以“一法贯众法、万法归一”的理法。他独辟蹊径,将“借”通假为“藉”,这种视角彻底打破了原有对《园冶》借景论的僵化理解,扭转了其褊狭之处。事物必须在他物形成的环境中存在,因此一切无所不借,这种思维是基于意境化的中国园林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独到之处,从理论支点上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强调了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孟先生的这一观点确实切中要害,从而完成了一次对计成造园理论的升华,应该视其为孟先生风景园林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其最大特色,在当时学界有如一股春风,可以说是一个标杆,系统性和整体性更加明确,而且上升到了艺术和方法论的高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该理论的基础是在计成《园冶》理论体系上的解读、总结、提炼和升华,因而带有明显的本土性和原创性,这种原创性即便到了各种拿来主义景观园林理论滋行的今天,仍旧无人可及。

    2 例释中国园林,知性求真,扬帆于中国文化大海以探究中国园林的底蕴

    孟先生视京剧如生命,这种情结赋予了他与众不同的理解中国园林的视角(2),并善于将之拓展运用到研究、教育和实践中去。马晓暐先生对此感触甚深,他至今始终难忘孟先生在课堂上的一系列经典比喻,如通过讲解京剧中如何表达“冷”,观者为什么会感到“冷”,京剧表演艺术家如何让观者在有限的舞台条件下感受到“冷”。先生把对京剧艺术的认识融会到园林的造景艺术中去,在教授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使得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继而对园林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把胡琴,一生相随

(左:摄于1957 年,右:摄于2006)

    孟先生授课之精彩是出了名的,除了内容之外,他讲解本身的感染力是很强烈的,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学子会如此难忘“《园冶》例释”这门课:他的授课风格明显得益于京剧的艺术养分,语言语气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节奏把控,如同行云流水的京剧唱腔,内容与表达已经完全融入了血液,成为自然而然的流露。

    在师从京剧艺术大师李慕良先生学习琴艺的过程中,孟先生深刻感悟到艺术各门类(绘画、雕塑、戏曲、文学等)之间有着极强的共通性,这极大地启发了他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解。孟先生称书法、园林、京剧和烹饪为中国文化四绝,他精通园林和京剧,善品书法、山水画,性好烹调,追逐兴趣所致,看似旁门左道,但一旦“触类旁通”,都将成为特殊和不尽的养分。他独特的风景园林“借景观”的形成与此不无关系,而其融会贯通式的园林教育思想的一个直接成果就是赋予学生广博的视野和多专业的统筹整合能力,马晓暐先生就认为他的整合能力得益于孟先生的教育思想。

    风景园林是一门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学问,更强调“知性”这种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认知能力。孟先生虽强调艺术甚于科学,但他通过教授园林工程课程,深谙园林作为工程科学之道。以园林假山为例,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也是孟先生学术成就的精华,作为国内著名的假山理论家和实践家,与计成“七分主人”或“三分匠人”论不同的是,孟先生的假山理论是在厘清掇山科学性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与传统工匠师(山石子们)的交流、问道与总结提炼,之后又经历了不断积累、修正、更新、丰富和成形的过程。因此孟先生的园林理论建构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头理论,艺术性是建立在对科学性很好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孟先生的学术态度非常严谨求实,他十分强调“讲究”与“将就”的区别(3)。夏成钢先生回忆道:孟先生曾带领他们78级学生到避暑山庄作了3个月的实习和研究,学生们接受了难能可贵的训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山近轩”复原设计。当时觉得这是个展示自己个性与才能的机会,在做三孔桥复原模型时认为资料文献中桥栏板安全性不足且太简单了,于是就擅自按照汉白玉栏杆式样复原了上去,而且做得非常仔细和投入,原以为会得到先生的肯定和鼓励,没想到却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当时是很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但如今回想起来,这就是一种求真和求实的学术态度。


知性求真:孟先生在中国工程院施工现场亲手指导置石施工的细节工艺(摄于2008)

    规划设计学科有其自身规律,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教性,如何教授设计课程始终是个难题。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传承并非一味的说教,由于传统理论的特殊性,一味的说教往往是徒劳的,仅仅采用注释传统的方法仍旧使得学生无法还原到实体空间中去,感到无所适从。孟先生创造性地运用实例来解释《园冶》,开设了著名的“《园冶》例释”课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释”(Case Study)是通过典型案例来诠释某种理法或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于规划设计学科而言,通过案例来研究学习往往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一个经典案例带来的不只是一个角度的切片,而是一个综合的语境,这相较于传统的割裂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通过案例来诠释《园冶》,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反映出授者对于文学、艺术、园林、建筑、规划等学科综合的驾驭能力。与建筑、规划强调物质空间不同的是,孟先生所确立的例释法的导入点一般是由文化波及至物质空间,而且释例的数量巨大和种类繁多,跨越性极大,使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教育方法体系变得具有延展性和层次性(4)


孟先生“《园冶》例释”课程教案手稿

    3 传承中国园林,师道尊严,以授业、解惑、启智、育人为己任

    对于学生而言,在当代社会生活与传统园林文化宝库之间需要一个正确有效的链接,作为风景园林教育家的孟先生正是这座桥梁,并且开启了真正意义上传统园林走向当代社会的转型之门。

     我们经常探讨现代教育模式之利弊,正如王绍增老师与会时所点破的孟先生的师道就是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这种师徒模式更能传承文化的精髓,批量生产是现代教育的目的与机制,而化育生徒则需要师傅的熏染和因才启智。孟先生始终坚持小规模授课的“师徒”模式,而且总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薛晓飞和李健宏在谈到跟随孟先生学习时发现孟先生一般不讲大道理,而是深入浅出,以点拨为主,弟子更多的是靠自觉的观察感悟,如传统艺人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徒弟负责求道、受业、问惑,师徒之间是充分一体化的。老师以生活化的整体的方式熏陶感染学生,此时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道,更是注重通过为人师表影响学生德行的培养和塑造。孟先生所产生的巨大磁场给学生们带来了持久的压力使得他们在自身修为的学术道路上不断自省自律。正如李飞所说,在没和孟先生学习中国园林之前,感觉自己懂得很多,反而读完博士以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太懂,其实这正是很多学生的通感。孟先生将弟子引入的是充满自信的中国文化的殿堂,涉猎越深越久越发会感觉到它的博大精深(5)


   

桃李天下:孟先生和他的弟子们(摄于2005)

    虽然师徒模式与当前以量取胜的产业化教育方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由于强调言传身教,强调敬业修身为一体,老师更易因材施教,在成才质量上保持着很大的优势,仍值得当今的风景园林教育界汲取长处。从孟先生桃李满天下的教育成果来看,这种模式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具有更高的成才效率(6)

   


孟兆祯院士与IFLA2005 获奖学生和导师合影(摄于2005)

    尽管中国园林这门国粹随世事起起伏伏,源于对祖国文化的挚爱,孟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如一“独醒”般的坚持和执著令众人感受最深,这在当代西风横行的中国风景园林界显然已经成为一道异常靓丽和独特的风景线。

    在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并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孟先生始终是一面旗帜,虽然一直恪守着作为学者的谦逊内敛的风范,却是一位真正捍卫中国园林文化本质精神尊严的斗士。他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并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通过教育为中国本土园林事业的发展播下了种子,待到这些种子发芽、成材到成林,必将使中国园林重新回到世界园林文化领军者的高度,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到孟先生学术成就的社会价值和深远意义。


    孟先生纵横驰骋于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研究和实践战线50余载,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作为当代传承中国园林文化精神的集大成者,孟先生的学术成就还有待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总结。